當前siRNA藥物的開發現狀

當前siRNA藥物的開發現狀

開篇宣告:下文為根據AI撰寫的,請帶著質疑的態度來閱讀。

 

siRNA(小干擾RNA)藥物是一類透過RNA干擾(RNAi)機制靶向沉默致病基因表達的新型療法。近年來,siRNA在基因沉默領域的突破使其成為藥物開發的熱點。以下是當前已上市及在研siRNA藥物概況及開發進展:

 

一、已上市的siRNA藥物

截至2023年,全球已有6款siRNA藥物獲FDA或EMA批准上市,主要集中在遺傳病和代謝性疾病領域:

    Patisiran(Onpattro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適應症:遺傳性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(hATTR)

    特點:全球首個siRNA藥物(2018年獲批),透過脂質奈米顆粒(LNP)遞送。

 

    Givosiran(Givlaari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適應症:急性肝性卟啉症(AHP)

    特點:2019年獲批,靶向氨基乙醯丙酸合成酶1(ALAS1),利用GalNAc偶聯技術實現肝靶向。

 

    Lumasiran(Oxlumo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適應症:原發性高草酸尿症1型(PH1)

    特點:2020年獲批,靶向羥基酸氧化酶1(HAO1),顯著降低尿草酸水平。

 

    Inclisiran(Leqvio®)

    公司:諾華(Novartis)

    適應症:高膽固醇血癥

    特點:2020年獲批,靶向PCSK9基因,每半年注射一次,長效降脂。

 

    Vutrisiran(Amvuttra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適應症:hATTR澱粉樣變性伴多發性神經病

    特點:2022年獲批,改進的GalNAc遞送系統,每3個月皮下注射一次。

 

    Nedosiran(Rivfloza™)

    公司:Dicerna(諾和諾德收購)

    適應症:PH1

    特點:2023年獲FDA批准,靶向乳酸脫氫酶(LDHA),進一步擴充套件高草酸尿症治療選擇。

 

二、siRNA藥物的研發現狀

1.     適應症擴充套件

Ÿ   代謝性疾病:除高膽固醇血癥外,針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、糖尿病等的siRNA藥物進入臨床(如Alnylam的ALN-HSD)。

Ÿ   心血管疾病:靶向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(ANGPTL3)的藥物(如Arrowhead的ARO-ANG3)用於降低血脂和心血管風險。

Ÿ   中樞神經系統(CNS)疾病:突破血腦屏障是關鍵,如Alnylam的ALN-APP(靶向澱粉樣前體蛋白)用於阿爾茨海默病。

Ÿ   抗病毒:乙肝(HBV)是重點領域,如Vir/Alnylam的VIR-2218(靶向HBV RNA)進入Ⅱ期臨床。

Ÿ   腫瘤:如Silence Therapeutics的SLN124(靶向TMPRSS6)用於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。

 

2. 技術進展

Ÿ   遞送系統最佳化:

Ÿ   GalNAc偶聯技術:實現肝靶向,成為主流(如Inclisiran);

Ÿ   新型載體:脂質奈米顆粒(LNP)、外泌體、聚合物奈米顆粒等拓展非肝組織靶向(如肺、眼、腫瘤)。

Ÿ   化學修飾增強穩定性:硫代磷酸酯、2’-O-甲基等修飾減少核酸酶降解。

Ÿ   長效化:透過偶聯技術延長半衰期,部分藥物給藥間隔達半年至1年。

 

3. 聯合療法探索

Ÿ   與抗體或小分子聯用:如siRNA沉默PD-L1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增強抗癌效果。

Ÿ   多靶點協同:同時沉默多個致病基因(如腫瘤中多通路靶向)。

 

4. 臨床管線進展

Ÿ   Ⅲ期臨床:超過10款siRNA藥物進入後期試驗,涵蓋腎病、眼科疾病(如糖尿病黃斑水腫)、罕見病等。

Ÿ   Ⅱ期臨床:如Alnylam的ALN-APP(阿爾茨海默病)、Arrowhead的ARO-HSD(NASH)等。

Ÿ   Ⅰ期臨床:多個新靶點藥物進入早期試驗,如腫瘤、眼科疾病等領域。

Ÿ   腫瘤領域突破:如Silence Therapeutics的SLN124(靶向TMPRSS6)用於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。

 

三、挑戰與未來方向

挑戰:

Ÿ   非肝組織遞送效率:目前多數藥物限於肝臟靶向,其他器官仍需技術突破;

Ÿ   脫靶效應與安全性:需最佳化序列設計以減少脫靶基因沉默;

Ÿ   生產成本:大規模合成和純化工藝的成本控制。

 

未來趨勢:

Ÿ   個體化治療:針對特定基因突變設計個性化siRNA(如罕見病);

Ÿ   通用型平臺開發:模組化遞送系統加速新藥研發;

Ÿ   適應症泛化:向常見病(如高血壓、慢性腎病)拓展。

Ÿ   聯合療法:與抗體、小分子藥物聯用增強療效。

 

四、總結

siRNA藥物已從概念驗證步入產業化階段,技術迭代推動其向更廣泛疾病領域滲透。隨著遞送技術和化學修飾的進步,未來十年有望在腫瘤、CNS疾病等領域實現突破,成為繼單抗後又一重磅藥物類別。投資者和藥企正加速佈局,Alnylam、Arrowhead、Dicerna(現屬諾和諾德)等公司處於領先地位。

:

0則評論

評論文章

您的電子郵件等資訊不會被公開,以下所有項目均必填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