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siRNA药物的开发现状

当前siRNA药物的开发现状

开篇声明:下文为根据AI撰写的,请带着质疑的态度来阅读。

 

siRNA(小干扰RNA)药物是一类通过RNA干扰(RNAi)机制靶向沉默致病基因表达的新型疗法。近年来,siRNA在基因沉默领域的突破使其成为药物开发的热点。以下是当前已上市及在研siRNA药物概况及开发进展:

 

一、已上市的siRNA药物

截至2023年,全球已有6款siRNA药物获FDA或EMA批准上市,主要集中在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领域:

    Patisiran(Onpattro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适应症: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(hATTR)

    特点:全球首个siRNA药物(2018年获批),通过脂质纳米颗粒(LNP)递送。

 

    Givosiran(Givlaari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适应症:急性肝性卟啉症(AHP)

    特点:2019年获批,靶向氨基乙酰丙酸合成酶1(ALAS1),利用GalNAc偶联技术实现肝靶向。

 

    Lumasiran(Oxlumo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适应症: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(PH1)

    特点:2020年获批,靶向羟基酸氧化酶1(HAO1),显著降低尿草酸水平。

 

    Inclisiran(Leqvio®)

    公司:诺华(Novartis)

    适应症:高胆固醇血症

    特点:2020年获批,靶向PCSK9基因,每半年注射一次,长效降脂。

 

    Vutrisiran(Amvuttra®)

    公司:Alnylam

    适应症:hATTR淀粉样变性伴多发性神经病

    特点:2022年获批,改进的GalNAc递送系统,每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。

 

    Nedosiran(Rivfloza™)

    公司:Dicerna(诺和诺德收购)

    适应症:PH1

    特点:2023年获FDA批准,靶向乳酸脱氢酶(LDHA),进一步扩展高草酸尿症治疗选择。

 

二、siRNA药物的研发现状

1.     适应症扩展

Ÿ   代谢性疾病:除高胆固醇血症外,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NASH)、糖尿病等的siRNA药物进入临床(如Alnylam的ALN-HSD)。

Ÿ   心血管疾病:靶向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(ANGPTL3)的药物(如Arrowhead的ARO-ANG3)用于降低血脂和心血管风险。

Ÿ   中枢神经系统(CNS)疾病:突破血脑屏障是关键,如Alnylam的ALN-APP(靶向淀粉样前体蛋白)用于阿尔茨海默病。

Ÿ   抗病毒:乙肝(HBV)是重点领域,如Vir/Alnylam的VIR-2218(靶向HBV RNA)进入Ⅱ期临床。

Ÿ   肿瘤:如Silence Therapeutics的SLN124(靶向TMPRSS6)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。

 

2. 技术进展

Ÿ   递送系统优化:

Ÿ   GalNAc偶联技术:实现肝靶向,成为主流(如Inclisiran);

Ÿ   新型载体:脂质纳米颗粒(LNP)、外泌体、聚合物纳米颗粒等拓展非肝组织靶向(如肺、眼、肿瘤)。

Ÿ   化学修饰增强稳定性:硫代磷酸酯、2’-O-甲基等修饰减少核酸酶降解。

Ÿ   长效化:通过偶联技术延长半衰期,部分药物给药间隔达半年至1年。

 

3. 联合疗法探索

Ÿ   与抗体或小分子联用:如siRNA沉默PD-L1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增强抗癌效果。

Ÿ   多靶点协同:同时沉默多个致病基因(如肿瘤中多通路靶向)。

 

4. 临床管线进展

Ÿ   Ⅲ期临床:超过10款siRNA药物进入后期试验,涵盖肾病、眼科疾病(如糖尿病黄斑水肿)、罕见病等。

Ÿ   Ⅱ期临床:如Alnylam的ALN-APP(阿尔茨海默病)、Arrowhead的ARO-HSD(NASH)等。

Ÿ   Ⅰ期临床:多个新靶点药物进入早期试验,如肿瘤、眼科疾病等领域。

Ÿ   肿瘤领域突破:如Silence Therapeutics的SLN124(靶向TMPRSS6)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。

 

三、挑战与未来方向

挑战:

Ÿ   非肝组织递送效率:目前多数药物限于肝脏靶向,其他器官仍需技术突破;

Ÿ   脱靶效应与安全性:需优化序列设计以减少脱靶基因沉默;

Ÿ   生产成本:大规模合成和纯化工艺的成本控制。

 

未来趋势:

Ÿ   个体化治疗: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设计个性化siRNA(如罕见病);

Ÿ   通用型平台开发:模块化递送系统加速新药研发;

Ÿ   适应症泛化:向常见病(如高血压、慢性肾病)拓展。

Ÿ   联合疗法:与抗体、小分子药物联用增强疗效。

 

四、总结

siRNA药物已从概念验证步入产业化阶段,技术迭代推动其向更广泛疾病领域渗透。随着递送技术和化学修饰的进步,未来十年有望在肿瘤、CNS疾病等领域实现突破,成为继单抗后又一重磅药物类别。投资者和药企正加速布局,Alnylam、Arrowhead、Dicerna(现属诺和诺德)等公司处于领先地位。

:

0条评论

评论文章

您的电子邮件等信息不会被公开,以下所有项均必填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