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声明:1:以下内容转自以下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随机现象,作者逍遥翁:《RCT中要对基线进行假设检验吗》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
2. 以下观点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请带着质疑的态度去阅读。如有问题,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直接联系作者
首先,我们分析一下假设检验的目的。
以一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疗效比较为例。试验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的疗效通常不会正好相等,这种差别有两种可能,一是单纯的随机误差,二是两组确实存在本质差别(当然也包含随机误差)。若仅仅是单纯的随机误差,则两组疗效相差不会太大,或者说相差大的可能性比较小,而两组疗效接近的可能性相对较大。这是抽样误差规律告诉我们的。
可见,假设检验的目的是要检验两个样本是否来自同一总体。
而RCT在基线阶段,试验组样本和对照组样本本来就是来自同一总体,通过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两组,此时尚未施加任何干预措施,两组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,只有单纯的随机误差。因此,不需要用假设检验来进行判断!
无论基线指标相差大,还是小,均属于随机误差!
因此,在规范实施随机化技术的RCT中,基线不需要进行假设检验。
可是,有些杂志对RCT论文要求提供假设检验比较的结果?
这需另当别论,按照杂志的要求去做。假设检验的结果仅可间接反应随机化技术的实施质量。
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某些基线指标相差较大,担心对试验结果有影响,怎么办?
在RCT中,如果碰巧某基线指标相差较大,而该指标可能对疗效的评价有影响,此时可以做敏感性分析,对该基线的影响予以评价,同时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校正,并在讨论部分进行说明。
完结
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