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不明临研:医学监查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的区别与联系

明不明临研:医学监查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的区别与联系


文章概要:医学监查和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是临床试验中三个重要的角色,他们的区别和联系,在这篇文章中进行了很清晰的说明和解释。供学习和参考。

开篇声明:1以下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明不明临研《医学监查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的区别与联系》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 以下观点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请带着质疑的态度去阅读。如有问题,欢迎评论区留言或直接联系作者 

Hi,明不明临研的伙伴们!

你那里春暖花开了吗?本期继续聊聊医学监查和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的区别与联系。

早年刚接触医学监查的时候,我也感到困扰,认为临床监查员和医学监查员是不是互相“抢饭碗”;随后又想临床监查和医学监查作为双重监督者,这样的设置只是为了加强质量控制的双保险,本就是重复审核。当然,在系统的了解了各部分工作内容,并且有了亲身的工作体验之后,逐步清晰的认识到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。

关于医学监查工作,如果有任何想要探讨的内容,请留言或私信互动起来吧。

明不明临研的成长,离不开各位朋友的鼓励。认为有用的朋友,请点赞、分享、支持一下!谢谢!





明不明临研:医学监查和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的区别与联系







医学监查

与临床监查和药物警戒的

区别与联系






01

三者的区别


主要从工作目标、主体责任人和工作职责来介绍三者的区别,当然各项工作背后都有各自的相关法规或SOP来支持和规范着具体工作。


1.工作目标的不同

尽管医学监查(Medical Monitoring)和临床监查(Clinical Monitoring)都需要遵守GCP,两者主旨目标都是保证受试者安全,保障数据的可靠性。前者是保障医学相关内容(医学设计、医学处置、医学判断)的科学性和合理性,后者则是保障临床实施的合规性(符合方案、GCP、相关法规、SOP)。

药物警戒(Pharmacovigilance)则是遵守GVP,工作目标则是围绕着识别和评估风险。

项目

工作目标

医学监查

医学相关内容的

科学性、合理性

临床监查

临床实施的合规性

药物警戒

识别和评估风险


2.主体责任人的不同

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后临床监查、药物警戒也可能发展、承担医学监查工作。

项目

主体责任人

医学监查

医学监查员

临床监查

临床监查员

药物警戒

药物警戒专员


3.工作职责的不同

医学监查、临床监查都是在为临床试验的项目质量保驾护航,前者聚焦于科学指导、后者则更关注合规执行。药物警戒则主要为了保障用药的长期安全。


医学监查:

(1)通过审核数据的医学合理性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;

(2)通过审核数据的逻辑合理性,发现潜在的漏记数据,保障数据完整性;

(3)通过AE、CM审核,判断处置的合理性,保障受试者安全;

(4)通过入组审核、合并用药审核,发现共性问题及时为项目团队进行分享或培训,进而保障数据可靠性。

(5)通过分析安全性、有效性、依从性数据、审核PD,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,并尽快给出调整建议。必要时调整方案设计(入排设计、给药方案、合并用药、安全性访视的频次、安全性检查指标的种类),从而保障临床参与者(受试者)的安全性、提高数据可靠性。


临床监查:

通过遵守现有规章、方案、SOP来保障临床参与者(受试者)权益;通过保障现有数据记录的一致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来保障数据质量。


下表归纳了具体主题不同工作的工作职责。

主题

工作类型

工作职责

方案

医学监查

确认方案是否具备科学性;

确认方案是否符合伦理要求;

临床监查

确认是否按照方案执行:

研究者资质;

检查、样本采集有无超床;

药物管理是否合规;

CRF是否与源数据一致;

文件保存的合规性

安全性

医学监查

AE记录、与药物关系判断的准确性;

AE处置措施的合理性;

从医学尝试判断记录的AE的合理性,识别是否漏记CM或者有其他异常;

各剂量组、各中心安全性的差异是否符合预期;

识别风险信号时及时暂停试验、项目组培训、修订方案进一步保障受试者权益。

临床监查

安全性数据录入的一致性

_

药物警戒

仅关注视为风险的AE;

提交PSUR、ICSR;

必要时调RCP;

合并

用药

医学监查

确认是否有AE相关的CM漏记;

是否有CM相关的AE漏记;

判断CM的合理性;

是否可能对AE判断产生影响;

是否可能对疗效产生影响。

解答项目组关于合并用药的相关疑问。

临床监查

CM是否符合方案要求;

录入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

入排

审核

医学监查

医学诊断、治疗用药、合并用药等相关条目的再次确认;

解答监查员入排审核过程的疑问;

必要时开展相关培训;

确认如否存在客观的招募困难考虑调整方案

临床监查

知情过程是否符合GCP要求;

入排检查时间是否超窗;

逐条确认是否符合相关入排;

有效性、生物样本

医学监查

评估数据是否符合预期/逻辑;

评估各种因素可能给数据带来的影响;

评估是否有必要调整方案。

临床监查

确认检查时间符合方案要求,是否超窗;

确认数据录入的一致性;

PD

医学监查

判断PD记录的合理性;

结合PD考虑是否涉及方案的科学性问题;

是否有必要调整试验方案

临床监查

按照SOP为PD分类、记录

依从性

医学监查

结合依从性数据评估

临床监查

根据方案如实记录依从性






02

三者的联系

医学监查、临床监查和药物警戒共同保障药物研发和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
医学监查提供医学支持,临床监查确保医学决策落地(方案执行)。

临床监查和DM一并准备和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相关数据(PD、安全性、有效性、CM、),便于医学监查工作的开展。


举个有代表性解释三者工作联系的例子:

临床监查负责记录观察到的AE事件;

医学监查负责判断AE医学编码的合理性、医疗处置的合理性、分级的合理性、与治疗药物关系判断的合理性;判断出现的AE是否符合预期;AE的发生是否与治疗分组、研究中心分布有相关性;是否能够通过调整方案、增加风险控制措施降低AE的严重程度或发生频次等。

药物警戒:仅关注发生的AE中视为安全信号的事件,结合疾病资料、竞品数据、试验药前期数据充分分析,在相关汇总文件中分析汇报,并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。


关于药物开发医学工作有什么想要了解了,欢迎私信明不明临研。


完结


原文链接: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8wKcEdQE3-Bk8I54Hx9L4g

0条评论

评论文章

您的电子邮件等信息不会被公开,以下所有项均必填

相关推荐